吉幼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吉幼百态>吉幼新闻> 文章

语言组教研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0/7/3 14:01:22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986次

语言组教研活动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更细化、更明确地阐述了语言的发展目标。通过清晰地排列出不同年龄段的目标,并附上教育建议,让每一个教育者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实行的措施,帮助我们更好的引导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发展。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指南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准备的两方面入手结合了3-4岁,4-5岁,5-6岁,各个不同年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给出了不同年段段孩子的不同教育建议,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精准的把握,从而进行反省与采取措施。

园本教研学习是教师们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在这学期中在组长张研雯老师的带领下,中班教师卞老师上了一节《一园青菜成了精》和小班教师钱程程教师上了一节《谁吃了我的粥》卞老师的《一园青菜成了精》是一首生动而充满想象力的童谣,语言幽默诙谐,情节生动有趣,极富嬉戏意味,这童谣十分经典,绘本相当出色孩子们能被童谣幽默的风格深深感染,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钱晨晨老师的《谁吃了我的粥》虽有不足之处,但在老师反复的教研试上之下老师在有效提问上面有了进步。

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我们有了以下收获教学中,语言活动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的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要求孩子只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要激发孩子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盟发创新思维。

 2、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教师的提问是面对所有孩子的,但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理解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复杂。老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样的提问请什么能力水平的幼儿回答,从而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3、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在活动中,问题要有层次性,要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尤其是小班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思考的问题很简单、直观。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有逻辑性,涉及的问题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层层铺垫,通过一步一步阶梯式的提问,引导幼儿近一步地思考和理解。而且,提问要在幼儿充分观察画面的前提下展开。

 4、设计的问题不要太长太多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问题不能过长过多,这样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

感谢幼儿园给我们平台,在教研中学习,在学习中教研。

IMG_256IMG_256IMG_256

版权所有@江宁区吉山软件园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发展路11号,邮编:211111,电话:025—51833692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