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发展天性 ——吉山软件园幼儿园区域游戏建设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0/11/11 20:30:47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840次
回归自然,发展天性
——吉山软件园幼儿园区域游戏建设活动报道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实施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2020年11月5日我园邀请了湖山北路幼儿园游戏组组长马利华老师讲解了有关于区域游戏建设的心得分享活动。
活动中,马利华老师从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收获三个思路出发,有重点的展示区域游戏的建设历程。通过结合图片、理论联系实践,层层递进,逐步分析区域活动中教师常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后,教师们向马利华老师提出了在区域游戏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大家相互讨论、交流找出最适宜的解决方法,帮助教师更加科学的组织区域游戏活动。
活动结束以后,教师们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经验得到了提升,思路更加清晰,
同时,也了解到开展教育活动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幼儿回归天性,自然发展。
结合马老师的指导,各班老师立即对本班的区域进行反思、整改。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们的整改情况吧。
首先是大班组的老师进行分享。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不同材质和多层次的游戏材料十分重要,不仅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游戏空间更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提前一天做好的游戏计划,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科学性。
接下来是中班组的老师进行探讨与分享。对于区域材料的投放,前期老师们未考虑到“一物多玩”的科学理念,导致幼儿的游戏兴趣无法维持长久,且材料投放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也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进行了调整,以幼儿为主体并与主题相结合,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整改和指导,再收集一些自然资源,如:叶子、小石头、树枝等,使区域游戏生态化,且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
小班组的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了一些成品和半成品材料,除此之外还添加了一些生活化的区域辅助材料。老师们也能适时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给予幼儿指导。
区域游戏的整改不仅仅体现在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所以老师们在区域环境的布置上也花费了许多心思。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游戏后的反馈,及时进行讨论、分析,根据自己班级里孩子们的游戏情况创设出属于自己班级的特色区域。
为了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获得各领域的均衡发展,吉山软件园幼儿园的老师们打破区域结构的限制,灵活运用空间,让游戏与游戏充分融合,让孩子与孩子大胆交流。
有了弹性的区域时间和区域空间,孩子们不仅能享受到区域活动的“美好时光”,更能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