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升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发布时间:2019/9/20 14:35:32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461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升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推普,是推广普通话的简称。推广普通话宣 传提纲和宣传口号,由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由来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重要标志。
汉民族共同语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唐宋时期,人们写文章、作诗词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国家颁布的读音)。明清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
普通话——目的及意义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方便的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而如今大家却把文明礼貌几乎都抛到脑后,讲礼貌现以成为韩国日本的习惯!为了让孔子的礼仪继续下去还需要大家的努力!为人讲礼貌也是对自己一种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在中国如果大家都讲普通话都讲礼貌那么中国人会更加团结面对世界而言中国也显的更加庞大。
普通话推广好处
“学说普通话,从娃娃抓起”——幼儿园作为普及普通话最前沿的阵地,随着普通话推广力度的加大,普通话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一门必修课程。
在城区,大部分人用普通话交谈,孩子也鲜将方言挂在嘴边,幼儿园里极少看到整天讲方言的孩子,因为一直要求老师和孩子讲普通话。小朋友进入幼儿园后,无论是跟老师交流还是跟家长交流都使用普通话,甚至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也喜欢用普通话。受小朋友的影响,家里年长的爷爷、奶奶也开始学习说普通话了。
有语言专家指出,幼儿期给幼儿创设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幼儿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家长用方言与幼儿交流,幼儿便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方言)回应。据了解,很多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基本上不会说普通话,进入幼儿园后,小朋友通过古诗、儿歌、图片、游戏等方式的学习,把说普通话的习惯逐渐培养起来,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能运用普通话来交流了。
那么,为什么要学说普通话,并从幼儿抓起呢?
1、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
2、学说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孩子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今后的外语学习。
除以上两点,当然还有更多的原因。随着科技进步,普通话将成为一种新时代的城市语言,我们应敞开胸怀,同时代对话,将普通话推广进行到底。从幼儿的长远发展看,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努力,尤其是家长要逐步加强语言修养,坚持讲普通话,克服方言的影响,净化和纯洁我们的民族语言,让普通话为孩子的成长架起一座绚丽的桥。
普通话推广倡议书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向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发出推广普通话的倡议书:
1.请老师和家长们自觉做普通话和规范字的使用者、示范者和宣传者。
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范使用文字,坚持给予孩子正确规范的引导。
3.幼儿入园后,坚持使用普通话,养成良好的习惯。
4.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家长彼此之间交流应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5.语言交际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和周围的人相互督促,使规范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6.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
7.尽量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写规范字,从你我做起。让我们一起,积极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